错过这次,再等两年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的第五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征集将于9月15日截稿。 在上一届的评选中,共收到509份参评材料,最终评出入选摄影师21人/20组:王磊 、孙凛、石勐尧、李舜、李止、许力静、杨达、陈见非、陈华、吴郑鸥、周仰、金向怡、郭棚、赵谦、唐晶、黄乖儿&汪润中、曾戈、裘诚、廖梓怡、樊丽勇。 入选之后,这些摄影师有何新动向?我们陆续推出部分入选者的新作,欢迎并期待新一届参选者的报名加入。 杨达,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者。 1993年生于湖北武汉,常年驻外拍摄,主要关注国际问题,包括中东地区的种族问题,印度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的区域问题以及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议题。 Q:2017年入选TOP20之后,你进行了哪些新的创作? 杨达:入选TOP20后,我继续完善了之前的《库尔德人》系列,并在2018-2019年期间完成了一项关于中国食物的选题《美味》,而另一组作品《过江》源自探访朝鲜之旅。2019年我在澳大利亚驻地创作了《蓝山蓝》,这是关于澳大利亚蓝山地区人文与环境关系的田野调查影像专题。目前手头还有两个正在进行的项目。 Q:入选TOP20对你的工作或者创作有没有积极的影响? 杨达:TOP20确实对我日后的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两年的时光过的很快,但是入选TOP20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让彼此都成长很多,包括TOP20给予的宣传和推广,也让自己在今后创作的道路上更加专注和坚定,TOP20是自己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场新的出发。希望大家都能踊跃的参与今年TOP20的评选中,这注定是一场华丽的旅程。 新作《蓝山蓝》 摄影作品 当欧洲人抵达澳大利亚时,蓝山已被当地“土著”贡东古拉人(Gundungurra)占据了数千年,按照贡东古拉人的传说,蓝山起源于梦境生物梅里根(Mirigan)与加伦加斯(Garangatch)的传奇战役。欧洲人于18世纪抵达发现澳洲,在18世纪末开始开发蓝山,并将此作为政府的补给地,时至今日,这里的澳洲原住民已经基本都被驱赶到了更偏远的地区,而蓝山则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澳洲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拥有许多澳洲特有的动植物。 澳洲原住民是以口述的形式来传承他们的文化和传说,并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来告诉世人这片土地的曾经的故事。自从欧洲移民发现这片土地,欧洲人开始在此繁衍生息。时至今日,这里生活着一大批的动、植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在这些外来者和澳洲原住民的相互帮助下,蓝山地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们在蓝山的很多地方仍然可以发现澳洲原住民祖先所遗留的痕迹。 我以Blipin作为自己对蓝山考察的中心小镇,并且将小镇的邮局作为中心轴,以此为基点,以方圆1公里为轴线展开社会调查的数据收集,拍摄和记录这方圆1公里内的居民人肖像和故事。此后,我同样以邮局为中心轴,以方圆10公里为轴线,来重新采集此范围内的环境调查数据,拍摄了大量蓝山灌木丛的景观和植物细节。此外,在这方圆10公里内,我还跟着这里的动、植物学家和考古学家等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关于蓝山的田野调查。(杨达) 吴郑鸥,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者。 受过历史学、美术学、摄影教育,从事过摄影、电影美术等相关职业,现为时尚摄影师和艺术创作者。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于丹麦VIA大学fashion film & transmedia 专业。作品混合行为艺术、图片摄影、文字、游戏等多种表达方式,专注于探索当代大都市语境下个人精神世界和多种关系。近年来创作关注“reuse”相关议题,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关系、政治边缘问题进行了研究。除了拍摄以外,她也将现成图片使用和“图片雕塑”概念结合,进行新的创作尝试。曾获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新人奖,入选法国贝桑松美院驻留艺术家、《摄影之友》杂志“年度影像人物”(2017)等。 Q:2017年入选TOP20之后,你进行了哪些新的创作? 吴郑鸥:从2017年开始,创作专注在对“reuse”和可持续社会发展议题研究上。在这个大的议题下,以影像、行为艺术、装置等多元方式进行,包括二手商店志愿者的肖像,《Reuse》景观系列,还发起一些全球性的reuse活动(正在准备中)等。在可循环系统中,我用旧物去探索对消费主义、时尚、社会和历史、政治边缘、社会关系等主题的个人观点。影像的呈现方面,除了拍摄系列人物和景观肖像以外,接下来会重点探究“图片雕塑”的表现方式。 Q:入选TOP20对你的工作或者创作有没有积极的影响? 吴郑鸥:TOP20是一个官方的,洞察力和学术力兼具的平台,获奖会得到一些鼓励,也会有更多的媒体去采访和关注你。但对于我来讲,最主要的是,这个平台像是一个前辈跟你说:“Hey,孩子,你的创作还是有潜质的,继续探索下去吧,不要停止。”那么,会给自己的创作多一些动力。另外一方面,这个活动对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帮助和鼓励精神,也会影响自己,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多考虑到帮助一些更年轻的创作者,在有机会和平台的时候,也会多推荐他们,鼓励他们,做一个“利他者”。 新作《时尚杀手》 摄影作品 丹麦的“时尚杀手”们来了! 这些极度“超龄”模特,全身上下都是二手物品,满脸皱纹,或有着圆润的脸颊和凸出的肚子······ 他们是丹麦二手公益商店Genbrug的志愿者,大多是退休者或暂时无业人员。 我以在售的廉价二手物品,装扮这些退休或无业人员,以背离时尚摄影的方式,调侃了“时尚”的本质和概念:只有金钱、性感、年轻、瘦、创新、怪异、博人眼球才是时尚?调侃的更深刻意义在于,对当下消费主义社会推崇的重度消费观和物质至上观,提出质疑和批判。 Genbrug的物品全部来自社会捐赠,这些物品以极低价格出售,所得收益将用于回馈社会和公益事业。通过再利用(Reuse)和重新设计(Redesign)系统,促进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减少污染和浪费;系统里的捐赠者、志愿者、消费者,通过物与空间,建立了某种新的关系。这种联系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并促使人类重新思考和“Reuse”他们自身的价值,对当下解决老龄化化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也许,在往后看里面。 《时尚杀手》系列肖像是我研究丹麦二手文化和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艺术项目“Re+ to future”的一个篇章。“Re+ to future”项目涵盖了影像、装置、行为艺术、活动、文学等多种表达方式,讨论了个体、社群、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关系,目的在于探究可持续发展概念在社会中的实践方式,并试图寻找出一种可有效缓解环境压力和环境问题,从日常生活和个体本身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该项目始于2017年,目前还在进行中。(吴郑鸥) 黄乖儿&汪润中,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者。 他们是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和纽约的艺术家组合,一方面重视自己作为华人在国际上的文化与政治身份,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语言、知识、权力的全球化当代境况,另一方面又试图消解文化与技术的对立,辩证地讨论了重思艺术和技术的多种可能视角。他们的作品使用摄影、视频、行为表演、书、雕塑与装置等多种媒介,挑战了人们对于摄影及其程式的预设,并质疑了日趋严重的视觉中心化社会。曾入选三影堂摄影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8)、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18)、刷屏/劳作(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AMUNA,南京,2018)、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题展(连州,2017)、第二届长江影像双年展(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2017)、中国册页:开放的书页(Connecticut Collage,新伦敦,2017)等国内外展览。策展项目包括“The Reconfigured Selfhood”(Hunter Collage 205 Gallery,纽约),“Governing Bodies”(Arnold and Sheila Aronson Galleries,纽约)等。 Q:2017年入选TOP20之后,你进行了哪些新的创作? 黄乖儿&汪润中:2017年西湖边的那场新锐摄影展的交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改变。我们与不同风格的众多艺术家、评论人的交流也碰撞出了不少新的想法。基于新锐展上得到的反馈,我们在随后三月份的三影堂展览里,便尝试了完全不同的展览策略和输出材料,并在回纽约后,又从新锐展的展览作品《一种摄影前的摄影》延伸出了另一个项目《Re-Touch》。这个新的项目在一如既往地尝试去视觉化的影像生产的同时,考古式地聚焦触感与视觉之间的关系,并投射在当下多种以视觉为中心的多媒体感官技术的发展当中,例如触摸屏、谷歌地图。同时,我们还尝试了将作品构建成参与式的体验,并将我们自己扫描产生的影像作为观众体验的区域,试图激发参与者本身对感官的反思。 另外,在另一条线路上,我们还尝试延续自己对虚构与真实、社交媒体、监控、身份等话题的反思,在微信上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年的“变身行为”。美国东部时间的每天的凌晨12点,我们都会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并将自己的一切信息变成与看到的第一个人一致,再发一条同样的状态。这个行为给很多观众带来了“奇妙”的体验、也带来了很多思考,但也激怒了很多观众。这些回应都是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我们之后在于多位艺术家包括谢德庆的访谈中都谈到了这一话题,这也激发了我们进一步去思考艺术进行的过程中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Q:入选TOP20对你的工作或者创作有没有积极的影响? 黄乖儿&汪润中:追求自由创作的道路是漫长而孤独的,时而充斥着迷茫与困顿,时而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而挣扎于亲人朋友的不理解。而正因为有像TOP20新锐摄影展这样的好平台,鼓励我们,帮助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老师们,创作才能坚持下去。 新作《Re-Touch》及“变身行为” 摄影等综合媒介及行为艺术作品 王磊,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者。 1993年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作品曾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星星艺术空间等展出。 Q:2017年入选TOP20之后,你进行了哪些新的创作? 王磊:基本都处于尝试阶段。静态图像的有一个关于睡梦与记忆的《在彻底遗忘之前······》,主要还是对自我与所处场域之间的关系和记忆进行重建的尝试。里面尝试了使用通过不同方式、渠道与设备获取的像素(分辨率)高低不等的图像对记忆进行拼合与建构。我一直在纠结这个作品是否成立以及在美学层面的问题,目前暂时中断了;另外,还做了两个行为上的尝试:《啊!起风的日子》和《退进去?退过去?》,都还将持续进行。 Q:入选TOP20对你的工作或者创作有没有积极的影响? 王磊:在创作上,更敢于把大量时间都用在“试错”上了吧,虽然不一定算一种积极的影响,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心态上可能比以前稍微沉定了一些。 新作《退进去?退过去?》 行为艺术作品 我被公共场所里的空间所吸引,这个吸引力的产生也许是随机的、短暂的。在短暂的一念起落之间,我试着倒退着进入(穿过)这些空间。在与这些公共“空间”发生关系的整个过程里,原始的冲动是否得到了真正的释放?(王磊) 第五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主办- 中国摄影家协会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中国摄影》杂志社 -截稿时间- 2019年9月15日 -评选时间- 2019年9月下旬 -展览时间及地点- 2019年11月1日至10日 浙江美术馆 -参评方式- 摄影人自荐参评。 欢迎国内外摄影专业人士,包括往届入选作者向主办单位推荐。 -评选方式- 由主办单位邀请国内外知名影像文化研究学者、艺术评论家、教育家、策展人及其他相关人士组成评委会,对所有参评者的作品及相关材料进行评选,最终推出“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20名。 -荣誉设置- 1. 每位“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将获得荣誉证书,并受邀参加2019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开幕式和当代影像论坛、专家见面会等配套活动;国内往返车费、落地接待费,以及参展作品制作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2. 《中国摄影》杂志将推出“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大型专题,隆重推介入选摄影师及其作品。 3. 入选摄影师将获赠当期《中国摄影》杂志和《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画册,并将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杂志官网、浙江摄影网等媒体进行个人摄影作品专页展示。 -提交材料- 参评者需向主办单位提供下列参评资料: 1. 每人限投一组摄影作品。该组作品对其主题进行完整表达,由10—30张照片组成。 2. 一篇针对这一摄影主题的个人阐释性文章(应注明作品拍摄处理手法),500字以内。 3. 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及详细联系方式(邮寄地址、电话、手机及电子邮箱)及个人简历。 -提交作品规格及方式- 1. 所有参评者均需提交作品数字文件 (1)作品数字文件为JPEG格式,长边要求1600-2000像素。每幅作品的命名格式为“姓名+序列号”(如“王小明01、王小明02······”)。作品标题和相关说明须与提交的作品文件名一一对应,并按序号排列,可附在阐释性文章后。 (2)所有文字材料(参评者简历、阐释性文章、作品标题和相关说明等)均需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点击此处下载参评作品表 个人作品、文字材料等请发至邮箱: 2019top20@cphoto.com.cn(收到邮件,工作人员将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010-65253197 联系人:王知临(18600062911) 2. 特别鼓励提交作品数字文件的同时以纸质形式提交参评作品,但不做强制要求。提交纸质作品每幅作品背面须粘贴参评作品表,并如实填写各项内容。文字材料可另附纸打印。 纸质照片请邮寄到: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路9号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邮编:310006 电话:0571-87020617、87039017 信封上请注明“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字样 -征稿细则- 1. 本次展览面向全国摄影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摄影人)征集作品。 2. “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提交的所有作品,主办方将统一调取高品质数字文件用于制作画册。入选摄影师请务必将数字文件(胶片拍摄的请扫描底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3. 2019年11月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具体作品规格将由主办单位与作者沟通确定。 4. 本次展览实行公示制度。“TOP20· 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名单及其提交的所有参评资料将在大展相关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评选结果揭晓后,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杂志官网、《中国摄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浙江摄影网将刊登“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名单,并选登其作品。 5. “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提交的所有作品,主承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并可不支付报酬。 6. 禁止本次活动承办方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投稿,一经发现随时取消一切资格。 7. 提交作品参评者应保证其为所提交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参评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8. 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作者入选摄影师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 9. 不符合本启事规定的,不能参加评选;已入选的,将予取消;主办单位有权收回荣誉证书,并可在媒体上通报。 10. 本次展览不收参加费,不退稿。参评者提交的作品在发送、邮寄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参评者自行承担。 11. 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参评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启事之所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