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城市——“商城临沂杯”全国城市摄影大展
大美临沂 特别珍藏作品 李庚伟 摄 自摄影术发明的这一百七十多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也在愈演愈烈。大约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城市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城市日益光鲜亮丽自不必说,中小城市的变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城市化伴随着时代更替,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而摄影,恰以其独有的呈现方式将这一切留存下来。 2011年,《中国摄影》杂志社与临沂市联合主办“商城临沂杯”全国城市摄影大展。号召全国各地摄影人,用摄影手段见证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反映城市建设和发展成就、历史和文化景观、民俗风情和城市时尚等内容,尤其是体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关系。 8月10日,大展在京进行了评选工作,本次大展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临沂市特有的城市符号,也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城市景观。大展得到了广大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踊跃参与,收到来自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的作品。本次大展的评委是:新华社高级编辑、摄影评论家陈小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摄影评论家刘树勇;著名摄影家李百军;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摄影》杂志社社长高琴;《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闻丹青。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讨论,最终评选出大展六个奖项共112幅作品。 曙光初照 优秀作品 韩春生 摄 参展本身不是目的,对于参与者来说,有何收获、有何提高才是最重要的。笔者全程参与了本次大展评选的现场服务工作,目睹了评委们在评选期间针对作品进行了的交流与探讨,不乏金玉良言、肺腑之言,其中有对作品的肯定和喜爱,也有提出中肯意见、合理建议甚至是直率批评。 在参展作品中,有相当比例是表现城市建筑的。在以城市为主题的大展中,这类题材是不可或缺的,是大有用途的。但是,只呈现四季变化及特殊光影下建筑外观未免单薄。建筑与周围人们生活的关联,个体对所拍建筑的感受,体会甚至是期待又如何呈现?另外,建筑只是城市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冰冷”的物质实体,与它相关联的事物中有太多题材可以展现,而人与建筑的关系是最鲜活生动的。这些都是在动手拍摄之前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参展作品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是表现各种民俗或节日表演。当然,这类作品是很漂亮精彩的,也是需要的、有其价值和用途的。但是不难看出,很多作品是组织出来供参观旅游的民俗表演,不是真正原生态的展现,而且仿佛很多参展者都去了相同的场景,景象都差不多且拍摄方式几乎相同。评委们一致认为,最能表现城市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人生百态,人情世故,这些真实的情感、平实的生活、身边的风景,用恰当方式表现,需要摄影人静心体会、感悟。 都市爱情(组照之一) 典藏作品 李薇 摄 顾铮在《都市表情》里谈到:“我们可以把都市摄影粗略地分为记录(“窗子”)与表现(“镜子”),我们既可以从摄影家为我们打开的都市摄影这个“窗子”看到都市的外部形态以及都市社会形态的种种现实变化,也可以从都市摄影这面“镜子”观察摄影者面对都市时产生的内心感受……”。城市,因为人类才有了生机,更因为跟自我相关联,才体现出意义非凡的生命力。 举办“城市摄影”这种题材的活动,就是希望喜好摄影的人们,用照相机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能够赶上城市化进程,能够用摄影记录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化,这是你我的荣幸,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城市特教(组照之一) 佳作作品 刘笃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