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14 2014年度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
16 盛世和光 璀璨甬城—记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文/本刊记者
18 影像资讯
专题 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2015年1月初揭晓的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由29位摄影工作者分享了摄影创作奖、摄影理论奖、摄影传播奖及终身成就奖。这个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已经成为广大摄影工作者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逢五逢十”对中国人来说,尤其值得纪念与总结。除了由身兼金像奖评选观察员的本刊记者的详细报道,本专题还选登了部分创作奖获奖作者的作品。
20 十届金像,共同见证 文/本刊记者
28 我爱这些灿烂的生命 摄影并文/樊尚珍
34 让摄影飞 摄影并文/冯建新
38 从一次“牯脏节”的拍摄开始 摄影并文/卢现艺
42 照片以它沉默和固执的方式停驻 摄影并文/解海龙
46 淡淡的诗意,淡淡的乡愁 摄影并文/黄利平
50 漆彩人生 摄影并文/楼宇浩
54 创意,商业摄影的灵魂 摄影并文/胡国庆
58 摄影与中道之美 摄影并文/贾云龙
海外
62 “物之怪”的孤独—谈日本摄影大师须田一政 摄影/ 须田一政 文/黄亚纪
现场
76 图像如何跨媒介:以一个展览为例 文/海杰
南腔·北调
80 重建巴别塔 文/吴大力
82 被虚拟而出的摄影站队学 文/颜长江
慢读
84 旧影像中的老北京春节庙会 文/林京
影廊
88 生命的距离 摄影并文/黄少军
96 蓝天下的诱惑 摄影/理查德·沃登多普
103 凝固美的瞬间 文/王丹忱
104 境·象 摄影并文/颜志雄
视点
数字技术让摄影—这种人类传统的影像信息的采集与传播活动经历着一个近似天地裂变的演进过程。尽管镜头仍然在按照光圈的大小进行等级的排列,快门仍然以速度的快慢进行功能的区隔,以至相机机身的材料仍然以是否铝镁合金、具有三防功能作为贵贱的标志,好像器材无疑还是器材,摄影无疑还是摄影,但是,摄影的过程已经真实地改变了。不仅是相机的物理工作过程改变了,就是人的摄影活动的技术过程也发生着改变。
112 数字驱动:摄影技术模式的改变及影响 文/高钢
技术
121 婚礼摄影新概念—CMOS中画幅相机的高感表现 文/庄扬帆
126 让液体跳舞—刘军访谈 摄影/刘军 采访/陈奇军
134 王建军的航拍新玩法 摄影/王建军 采访/居淼
测试
140 松下LX100 TIPA 测试报告 测试/BetterNet GmbH 翻译/翟晓冬
器材
144 微广角—索尼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摄影/张千里 文/橙子
146 便携“大炮”—佳能PowerShot SX60 HS 文/王佳明
148 利箭与利器 —适马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镜头拍航展 摄影并文/程斌
150 首创TTL测光—宾得Spotmatic SP 文/孙澄澄
152 业界
156 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