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梦溪》开始,魏壁就以家乡的风景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让书法与摄影杂交,生产出魏式风格的摄影作品。本次课程从他自身的创作经验谈风景摄影如何书法结缘、相融,并身体力行地分享他如何观察、拍摄身边的风景。
讲师简介
魏壁,1969年出生于湘北农村,耕过田种过地,扯过猪草放过牛。初中辍学,从事过电影院美工、指纹鉴定。浪迹深圳、大连22年,干过印刷工、平面设计、媒体记者,现居老家梦溪。作品《梦溪Ⅰ》《梦溪Ⅱ》《梦溪Ⅲ》《寒池》《溪冲》《纸船》《□□□□□□.□.□□—□.□》等,曾在伦敦、纽约、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加坡、大邱、雅典、休斯敦及国内多地展出。
想到摄影,蹦出的却是书法典籍里的一句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也许正说明了我置身山水风景之中的一种难以言表的心境吧。我于摄影的有限审美,大概来自两方面的滋养:一是儿时对山野天然的汲取;二是来自所热爱的书法。二者的养分几十年在我身体里发酵,渐渐形成了我如何面对风景,体会风景的习惯。每个人眼中的风景都不一样,每一种观察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什么有的作者拍出来的被称为艺术品,有的被称为糖水片?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神性的存在,只是我们被尘垢所蒙蔽,有的甚至永远也揭不开。堤岸野火:一行四人,从鹿角到中洲,冬季的洞庭一片苍茫。但激动过后便是二十多公里的漫长大堤。为缓解疲惫与乏味,我们在大堤上放起野火。这是儿时常玩的游戏,见其发出清脆的声音和一丝暖意,大家欢呼起来。一路上,我们见草便放。燃烧的野草,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清香。大治是北方孩子,少见水牛,捡起石子扔向堤下一头正在啃草的硕大牯牛(公牛),谁知牯牛血腥大发,直奔堤上,吓得我们魂飞魄散,好在有绳索套着,才免去一场灾难。南方孩子知道,牯牛是不敢惹的。儿时,凡有牯牛聚堆的地方,便会有血腥。我就曾一次在打稻机里玩耍,见到两头追逐的牯牛从我头顶跃过的惊险画面。我称其为飞翔的牯牛,说与别人听,大多是不会信的。傍晚,抵中洲。待住下,我开始清点我的青花瓷片,将其一一摆在窗台前。此刻,比拍得一张好照片更觉愉快。酒后,我们拍了一张裸体合影自娱。摄影对我来说有点像入世,书法像出世。平时我的精力大多用在书法画画上,它对我而言如同一块隐地,并不太想拿此作为交际,或说借此作为一种修炼。书法从初学到成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摄影何不如此。我曾经阅读世界各大网站成千上万的图片,专挑看不懂的图看,反问自己:为什么他的照片是艺术?虽然自问后还是没有答案,没关系,随着你的成熟,他迟早会在某一天回答你。但即使你看懂了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不代表你能做出属于你的作品。倘若你的心在某一刻,充满感激,一股暖流激荡,你便遇见了艺术。哪怕你不拍一张照片,你也是艺术家。也自那一刻起,你便明白哪些是真艺术哪些是伪艺术。
具体报名方式如下:
☟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中国摄影》杂志千聊直播间,课程购买后可以反复收听。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live/200000865788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