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幸福的远乡|埃莱娜·霍普诺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像

    法国摄影师埃莱娜·霍普诺(Hélène Hoppenot)曾在1933年至1937年以外交官妻子的身份来华,在日常生活和各地旅行中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摄影作品,她用敏锐的眼光捕捉20世纪动荡的中国那些日常的地方风俗和风景,作品既有诗意的柔焦风格,又有突破常规的探索,表现出朴素且古典的美学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她的经历及作品,以曾经被忽视的女性视角,窥见正在被影像塑造的20世纪早期中国的面貌,以及彼时来华女性摄影师对摄影的视觉效果、形式与价值的尝试。

    了解更多

    2024-10-31

  • 当城市漫游者拿起相机

    漫游是对城市进行视觉消费的一种方式。城市漫游者试图从日常的视觉中发现美和新奇,以求自我疗愈。而起源于日本的“考现学”和“路上观察学”通过对街头日常事无巨细地收集和整理,赋予城市漫游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给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人性和美的维度。影像的介入让城市考现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文本。本文解读了多位带着考现学思维展开城市漫游的中国摄影师作品,以期呈现出城市错综复杂的主题。

    了解更多

    2024-10-31

  • 重识晓庄:新中国第一代女性摄影师的现实主义之路

    过往晓庄常以1950—1980年代于江苏拍摄的题材丰富的新闻照片闻名。但在晓庄大量围绕宣传工作拍摄的照片中,也偶见一些有别于同时代典型摄影图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画面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基调中,通过构图与时机的选择,加入了客观叙事的色彩。本文试图通过访谈与作品选编的形式呈现出其在拍摄照片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对于现实、理想,记录、虚构等观念的理解。通过更为私人的叙事视角,本文以微观事件展现晓庄的性格与社会身份如何影响到晓庄的拍摄工作,同时以对应的图像呈现晓庄如何将典型的视觉图式与暗含的个人视觉兴趣相结合,表现出晓庄作品的独特性与这一历史时期摄影作品中潜藏的多元价值。

    了解更多

    2024-09-10

  • 米歇尔·普瓦韦尔:摄影是“图像”吗?

    图像这一统称概念现在通常被用来界定摄影的身份,并且似乎成为了最新的理论工具。然而,图像在发挥该作用时,自身似乎并没有得到定义,而是得益于近几十年来视觉文化研究赋予它的威信。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摄影在赋予图像全新的定义时所发挥的作用⸺摄影让图像的“文化”属性获得认可,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关于“图像”(l' image)的讨论转向对“图像们”(les images)的思考。在此,图像这一概念的历史以及它从想象力和知觉理论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构成我们理解摄影与图像交织在一起的线索,并定义了当前语境下“图像”的意涵。

    了解更多

    2024-09-10

  • 考现学溯源与摄影的考现应用

    考现学是诞生于1920年代日本的一门民间学科。它选择直面被现代性席卷的城市生活,既批判高高在上的官学权威,也批评只关注时尚新风的传统风俗学,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冲破了以文字为尊的学术传统的枷锁,试图打破学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建立一个基于生活内省的平等的知识生产体系。相机和摄影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记忆与观察能力,激发着人们记录和展现生活的渴望,也降低了考现学的门槛。在当今这个视觉时代,我们当借助摄影的力量,在考现学思维的指引下,积极投入描绘生活世界的实践中。

    了解更多

    2024-09-10

  • 吴毅强 | 重返摄影性——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当代摄影

    最近出现的人工智能图像和虚拟图像给摄影师和理论家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很多关于摄影本体论的常识正在土崩瓦解。瓦尔特·本雅明所定义的“灵光”(此时此地)正消失在算法、程序和人工智能之中。本文试图在后现代主义理论重重压力之下,考察“真实性”“在场性”和“主体性”等概念于摄影的意义,重新挖掘摄影的本体价值,打捞本雅明那日渐微弱的摄影灵光,为理解今日的当代摄影并重新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摄影哲学提供理论资源。

    了解更多

    2024-08-26

  • 骆丹:无人之境

    骆丹的《无人之境》系列创作始于2020年6月,以个人的行迹、对风景的凝视及瞬时的记录进一步延展了艺术家“公路摄影”风格的创作脉络。跟随艺术家的目光“行”于广袤的荒漠与戈壁之上,历经千万年的时间遗迹与人类活动的雪泥鸿爪在此并置,冲突的蒙太奇构成了瞬息与永恒的抽象辩证,建立出一种超脱日常的绝对秩序,并向每一位观者提出关于个体存在的大哉问。

    了解更多

    2024-08-26

  • 去影留图——数字语境下图像与摄影的新存在论

    数字技术的出现与迭代改变了图像的传播与观看方式,产生了围绕图像的新语境与新生态。这种由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图像文化与传统的基于光学与“模拟”(Analog)的影像文化相比,由于量化、编码等适用于计算机的语言与现实的指涉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从而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话语将其纳入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使用方式与功能之中。本文以“图像风格迁移”“图像检索”等新的图像生产与流通实践为切口,将图像作为一种流通的数据进行解析。在与人工智能等算法技术的结合背景下,阐释数字图像如何被媒介化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并系统地制造、吸收社会文化中的伦理风险,形成新的流通方式,从而渴求一套超越新自由主义的新图像文化叙事。

    了解更多

    2024-07-08

  • 读懂陈传兴 | 关于何为“色”的摄影式发问与解答

    步入人生之“黄昏”的陈传兴,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为自己订制了10年的展览计划,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其个人精神史三部曲的展览,《未有烛而后至》以及《萤与日》先后于2015年和2019年亮相,它们让更多摄影人得以认识这位艺术家、美学家对影像和黑白暗房的追求。最晚登场的《色》(2023年),作为三部曲的终章,以柔和、细腻、厚重的色彩,轻盈、从容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陈传兴对彩色影像的把控力。如同前回展览《萤与日》一样,《色》的素材都源自40年前拍摄于法国的底片。陈传兴投入了很大精力在这批作品的彩色银盐暗房制作上,他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也像是给渐渐消隐的银盐时代的挽歌。

    了解更多

    2024-05-24

  • 光合与照见:互为媒介的植物与摄影

    由光开始,植物与摄影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万物提供能量,摄影是光的记录、光的艺术,两者都依赖光而存在。光合作用的英文合成词“photosynthesis”中的词根“photo”,本意是“光”,后来也被赋予“照片”的意思。植物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把阳光转化为能量,它就像一台活的照相机,捕捉光线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创造出一个有生命的世界;摄影同样是通过对光的捕捉,创造了一个影像的世界。

    了解更多

    2024-03-15

  • 不止于记录:节日、社会与影像

    节日的重要性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从来都无须赘述。作为某种仪式或习俗,节日可以是宗教性的、季节性的、历史纪念性的,也可以是民族的、国家的、社群的乃至家庭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节日呈现出千奇百怪的样态,充分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变换的时空光谱上,节日也不断演变、分裂、融合,为构建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提供源源不绝的养料。尽管样态万千,也尽管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它自身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生命,但所有节日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们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具有一种“抽离的效用”(the efficacy of extraction)。任何的节日,一方面尝试着将自己特殊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区别;另一方面又通过这样的一种特殊化,将某些信仰、观念和价值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实现社会整合。

    了解更多

    2024-02-07

  • 流影存风 | 对革命摄影家刘峰的回顾与解读

    在中国革命年代,有据可查的摄影家近百人,他们的作品是我们国家、民族最深切动人的感情和记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SACP)长期关注于革命时期的影像档案研究,已经汇集成了容纳数百万件作品的影像档案数据库。作为SACP发起的“百人百年”项目的一部分,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流影存风——刘峰百年摄影文献展》在高帆摄影艺术馆(GPM)举办。作为我军培养的第一批摄影工作者之一,刘峰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时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展览、画册等形式,刘峰的摄影生涯被重新点亮。

    了解更多

    2024-02-07

  • 江融 | 在肖尔开放性影像的背后

    2024年1月21日《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完整展出肖尔四个系列的327幅作品,观者可以从展出的作品中看到肖尔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连续性创作的经历,以及 2020 年至 2022 年创作的全新艺术探索的作品。

    了解更多

    2024-01-25

  • 李舸:让传统成为创新的基石

    今天的摄影人应该如何去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摄影文化生态变化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站在自己的文化母体之上,坚持自己的文化基因。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是文化的生发,文化起到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了解更多

    2023-12-28

  • 王建军:创意空间就在山之巅

    19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西部还比较落后,宣传也比较少,那时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用自己的爱好—摄影,来反映我们部队所在的中国西部丰富的自然景观、多彩民族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沉淀。1995年我离开军营,走上职业摄影师的道路。几十年来,我用影像记录下了很多名山大川,记录下了广袤的西部大地。

    了解更多

    2023-12-28

  • 奚志农:为保护而拍摄

    中国自然生态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此我于2002年创立了“野性中国”这个机构,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发声,以影像为手段向公众呈现自然之美。2009年,我们把被誉为自然摄影界“奥斯卡”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s of the Year,简称WPY)引进到中国来,就是想让中国的摄影师和普通公众知道国际上的野生动物摄影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了解更多

    2023-12-28

  • 陈杰:藤梯变钢梯的影像力量

    从2016年5月12日到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从“发现”到修钢梯,再到扶贫项目实施,整体搬迁到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实现了四年一跃千年的变迁。在此期间,我先后11次探访悬崖村,记录悬崖村一步步的变化。我使用的相机从索尼α7R Ⅱ,到α7R Ⅲ,再到α7R Ⅳ,先后发表了40多组图片故事,20多条视频新闻短片。我所采访的文字和图片,集结成纪实文学图书《走出悬崖村》出版,同时纳入画册《遥远的村庄·变迁》中。

    了解更多

    2023-12-28

  • 石广智:我的白山黑水情

    长白山冰雪是热门拍摄题材,有相当多的好作品。如何拍出与众不同的风景,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常喜欢从微观细节处入手来描绘我心中的风景:雪的纯净,水的柔情,岳桦树的倔强,水中倒影的美丽,光与影的对话,雪与水的交融,等等。

    了解更多

    2023-12-28

  • 顾勤:光与水的孩子

    “光与水的孩子”是以江苏省残疾人游泳队为关注对象的一组作品。我从2021年开始筹备,历经两年拍摄,跨越3690公里,在与这些运动员们一同生活、 一同训练的过程中,记录下了他们的拼搏、坚强与自信。

    了解更多

    2023-12-28

  • 谢墨:美好的世界 摄影的初心

    回顾自己的摄影历程,我发现我就是想把自己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感觉表达出来,这也是我摄影的初心!

    了解更多

    2023-12-28

  • 王琛:足迹 随“一带一路”延伸

    我喜欢自然、生态、环保,喜欢美的东西。拍人文题材有时会有些压力,而拍风光对我来说是很写意、很舒服的事情。最近我也参与了“索尼与生态摄影同行”活动,旨在分享索尼器材在自然生态摄影中的使用经验。借助功能越来越全面、性能越来越出色的索尼相机,获得高品质的、精彩的生态照片的机会大大提升。相信这种公益活动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摄影队伍中来。

    了解更多

    2023-12-28

  • 李泛:拉近情感距离 捕捉生活真实

    ​我的摄影创作以人文题材居多。面对瞬息万变的人文场景和故事现场,器材的小巧便捷无疑是很重要的。小巧的机器,便捷的操作,才能随机应变、驾驭各种人文场景的出现,甚至在拍摄过程中,关键时刻还要能够“迷惑”对方,使对方把专业的器材当作“业余的玩具”。

    了解更多

    2023-12-28

  • 林铭述:用技术呈现光影的音符

    在我看来,音乐和建筑是两门最接近的艺术,一直也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样的观念。当音乐在瞬间停顿形成固化空间时,会看到它的结构比例和均衡与建筑十分相近,具有一种和谐美,所以一些音乐元素也自然地会渗透在摄影之中。

    了解更多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