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
新一期杂志里 呈现以下精彩内容 资讯 · 资讯 专题 摄影性 :重构与追问 ·重返摄影性——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当代摄影 文/吴毅强 ·无人之境 摄影/骆丹 文/杨达 ·新武陵源 摄影/陈生平 文/朱其 ·岁月无垠 摄影并文/何崇岳 ·时间的颗粒 摄影并文/魏来 ·何处惹尘埃 摄影并文/尹韵雅 ·时间的碎片 摄影并文/和威 ·精神性的寻绎 文/姜纬 档案 ·晓庄:眼前的一切 摄影/晓庄 采访/陈秋实 论谈 ·摄影是“图像”吗?文/米歇尔·普瓦韦尔 翻译/张慧 现场 ·相地堪舆:在地理、地质与地缘交叉之处的策展实践 文/何伊宁 ·薇薇安·萨森:从黑色到彩色的流动 采访并文/姜雪 聚焦 ·向云端 摄影并文/胡志民 器材与技术 ·孔令凯:以相机做画笔 摄影/孔令凯 采访/边野 专题 |摄影性 :重构与追问 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使虚拟现实更加逼真,处理器对摄影原有时空结构的分解与压缩,使得摄影的两个基本原点―― 影像生成的时间性与对外在世界的指向,都似乎被打破了。人工智能影像所代表的集体想象力正在挤压个人性的观看和思考,但是与其哀叹其对摄影的颠覆,不如将其视为重新思考摄影的一个契机。就像摄影术的诞生促使绘画开始脱离写实,回到绘画本身一样,比照人工智能影像,摄影本身的特性反而逐渐明晰。对“摄影性”的每一次追问,也是“摄影性”被重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重构,在重构的同时去理解摄影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一次次重返摄影的原点,未来的摄影哲学也就可能在人工智能影像的相伴下重新书写。 重返摄影性 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当代摄影 文/吴毅强 无人之境 摄影/骆丹 文/杨达 新武陵源 摄影/陈生平 文/朱其 岁月无垠 摄影并文/何崇岳 何处惹尘埃 摄影并文/尹韵雅 时间的碎片 摄影并文/和威 精神性的寻绎 文/姜纬 摄影,将可见物凝固,切割进个别的单元,曾是描绘现实的给力渠道。但正如无数批评家所断言的,它也潜在地扭曲了我们观看现实的眼光。作为最普遍的媒介之一,摄影亦是庞大的滤镜,透过它我们得以一窥从影像化学、电子向数字的转换过程。现在,前数码时代和后数码时代媒介之间的鸿沟迅速扩大,但是媒介的历史并非有序过程的线性陈述,而是诸多可能性的喧哗与变动,每一种媒介根据自己的属性对世界图景进行筛选。本文探讨的并不局限于某些摄影师和艺术家及其作品,无论他们自觉与否,都有着殊途同归的志向,都是从语言而展开的摄影本体的精神性的寻绎,这是在纷繁多变的现实环境中面向摄影本体价值的回归,意义不言自明。 【档 案】 晓庄:眼前的一切 摄影/晓庄 采访/陈秋实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摄影师,晓庄以其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江苏拍摄的横跨城市、农村,工业、生活等丰富题材的照片而闻名。本刊记者通过访谈,以晓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个人生活经历与职业生涯为背景,展示了她作品的独特性与这一历史时期摄影作品中潜藏的多元价值。 【论谈】 摄影是“图像”吗? 文/米歇尔·普瓦韦尔 翻译/张慧 摄影是“图像”吗?在本期“论谈”栏目中,法国学者米歇尔·普瓦韦尔并未从摄影的物质性条件出发,对这一问题给予否定回答,而是以思想史回溯的方法,向我们呈现摄影与图像概念是如何在萨特、福柯、巴特等哲学家的思想流转与承继中逐步交织在一起的。 【现 场】 相地堪舆:在地理、地质与地缘交叉之处的策展实践 文/何伊宁 无论是通往深邃过去的洞穴,还是被想象成精神栖息地的广袤山川,抑或是滋养文明延续的水系,华夏地理为艺术家创造图像的集体冲动提供了源泉。在本期“现场”栏目,视觉艺术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以展览“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为线索,探讨了以田野考察为方法,围绕本土经验与知识,重构与地域相连的视觉叙事。 薇薇安·萨森:从黑色到彩色的流动 采访并文/姜雪 薇薇安·萨森作为当代重要的影像艺术家之一,其富有创造力的超现实主义影像广为人知。作者姜雪借艺术家大型回顾展的机会重新比较梳理了萨森在超现实主义摄影创作道路上的几次转化,并与艺术家一起讨论了转化中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如何在流动中达到平衡。 【聚 焦】 向云端 摄影并文/胡志民 摄影师胡志民登上过一半以上当时在建的国内300米以上超高层工地,为超高层建设中的劳动者,以及为中国城市建设大发展留影塑像。 【器材与技术】 孔令凯:以相机做画笔 摄影/孔令凯 采访/边野 作为富士在影像科技领域最新成果的结晶,富士GFX系列的最新型号GFX100SⅡ问世。它有怎样的升级,在使用中与同级别的其他产品有什么不同,对于把富士中画幅相机作为生产工具的孔令凯来说,这些变化都跟他的工作息息相关。借此机会,我们邀请他来谈一谈富士中画幅相机的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