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老式玩具飞机、一把叉子、一个红色彩椒。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80mm F1.7 R WR,光圈f/8,快门1/125 秒, ISO1252024年4月,当我着手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就是想用富士中画幅GFX100S的1亿像素、高宽容度和高动态范围等特点来表现静物细腻的质感和色彩。用自然的花朵、蔬果和扳手、剪刀、玻璃等工业品之间的质感和色彩反差,来表现视觉上的张力。但因为我是分几次完成这组作品,拍摄过程中似乎一直在跟它们“对话”和“较劲”,既要考虑色彩和质感的搭配与反差,也要让画面自洽;既要考虑布光的合理,还要兼顾力量的平衡。一个红色的灯泡、一个红绿相间的芒果、一辆老式玩具车、一只叉子,巧妙的平衡。2024 年4 月 王莹 GFX100S,GF80mm F1.7 R WR,光圈f/7.1,快门1/160 秒,ISO100生命自诞生起,似乎就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存在。一条鱼它有坚硬的骨头,但是又有柔软的身体;一棵树有坚硬的树干,又有柔软的花朵;一座山坚硬挺拔但环绕着流水;一个人的身躯是柔软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因为坚定某个信念,人又是无比坚强的。就像电影《小小的我》里面那个刘春和一样,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伟岸和力量。我很喜欢加拿大女诗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诗句“最难的是在一个只重视坚硬的世界里保持柔软”。作为一名女性摄影师,我想用我的这组作品,来体现我看待生命视角和思考,体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命状态。一只倒立的高脚杯支撑起一串红色番茄、一个黄龙果、 一朵红掌,红掌与番茄呼应,花蕊与黄龙果呼应,线条与色彩实现了平衡和美感。2024年4 月 王莹 GFX100S,GF80mm F1.7 R WR,光圈f/8,快门1/160 秒,ISO100一个破旧的绿色把手熨斗、一把斑驳的工具、一个绿色的佛手瓜,相似又不同,单调又丰富。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 45-100mm F4 R LM OIS WR, 光圈 f/7.1,快门1/125 秒,ISO160花朵、植物、蔬果等象征女性的自然属性⸺生命的孕育者、情感的承载者,短暂而脆弱,却充满生机;扳手、剪刀、玻璃等代表女性在现代社会竞争中的力量⸺理性的决策者、技术的掌握者,持久而坚韧,易碎而锋利。两者的结合可以代表社会形成的既有规则对女性产生的压力,同时也展现女性如何在自然属性与社会角色之间找到平衡。我希望通过柔软与坚硬的并置,展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植物与工具的并置,不仅是视觉上的对比,也是自然与文明的对话。这种对话揭示了女性如何在自然属性与社会角色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保留自然的本真。一枝形似罂粟的虞美 人、一个实验瓶、一 对鹿角、几块石头, 强烈的色彩和荒芜感 的对比。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80mm F1.7 R WR, 光圈 f/9,快门1/100 秒, ISO100一枝春天的桃花与扳手在高脚杯上达到审美和力量的平衡。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 45-100mm F4 R LM OIS WR,光圈f/7.1, 快门1/125 秒,ISO160我在整个拍摄中用了3至4盏闪光灯:1盏灯加长条柔光箱加滤色片打亮背景,1盏灯侧光或者侧逆光打亮主体,还有1盏灯加硫酸纸或者反光板补阴影,通过控制闪光灯的角度与强度,制造出强烈的高光与深邃的阴影,增强画面的戏剧性。利用光影的层次感,将花朵与工具从背景中剥离,制造出立体感与空间深度。一棵水芹菜在玻璃杯中的根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流畅的线条近乎完美。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 45-100mm F4 R LM OIS WR, 光圈 f/7.1,快门1/125 秒,ISO160有了富士GFX100S中画幅影像系统1亿像素的细节捕捉能力,花朵和植物的纤维、金属扳手的锈迹、玻璃表面的反光,这些细腻质感纤毫毕现,让柔软与坚硬的对比突破肉眼极限。富士GFX100S的14挡动态范围能完整保留高光处玻璃的透亮与阴影中金属的质感,避免细节断层。配合16bit Raw格式,可在后期精准分离冷暖色调,强化花朵的柔暖与工具的冷硬之间的色彩张力。一个金属器皿、一个喷壶、两个山竹和一朵凤梨,低饱和度的 红色,神秘而高级。2024年4月 王莹 GFX100S,GF80mm F1.7 R WR,光圈f/8,快门1/125 秒, ISO125富士GFX100S的胶片模拟功能可以让数字影像重获银盐时代的诗意,闪光灯则赋予人造光以自然光的灵动。1亿像素的传感器记录下花瓣与金属碰撞的瞬间,在胶片色调与工业光效配合之下达成微妙平衡。王莹,艺术专业学士,从事摄影教育8年。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深圳市火凤凰摄影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获得富士2017特伯伦摄影巡回赛入围奖、富士2024年街头霸王挑战赛观念艺术组GFX最佳作品奖等奖项。
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杂志2025年3月刊“器材与技术”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