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一木:和平过度
-
郭备华:黄石
-
张钰:复照青苔上
-
冯立:巴黎白夜
-
陈荣辉:纽黑文的寻常一夜
-
沃若甲:66号公路
-
杜立山:地名“中野”
-
葛亚琪:日间新闻
-
米隆安:乡村漫步
-
梅生:人世间
-
郑国强:美国、澳洲掠影
-
闵湘海:古堡与蓝城
-
陈正军:影像里的摩洛哥人
-
危涛:旅行者
-
左红:巴塔哥尼亚⻛光探寻
-
朱英豪:十字街头的古巴
-
韦鸣:俄罗斯西伯利亚农村
-
李航:在南极
-
樊丽勇:一座城,一个国
-
张悦时:“拼图”墨尔本
-
金澍杰:2020年,我看见的美国
-
陆元敏:街角面包店
-
潘晓春:虚拟堆叠
-
周仰:昨日幽光
-
曾戈:新城
-
吴吕明:2016欧行意象
-
新华社:中国视角 世界故事
-
卫星影像:来自天空的凝视
-
世界在望 |《中国摄影》杂志专题征稿更多优秀作品
世界在望
前言 眺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摄影作为视觉的延伸,从诞生之初就饱含了人类对于远方的好奇与渴望。 在近代,西方殖民者带着炮舰和摄影术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由于国力差距的悬殊,摄影的观看在彼时成为一个单向的权力,西方人试图用照片来印证他们对东方的想象,中国在他们的影像中是被观看的对象。据资料显示,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之前,这短短的100多年中,有一千多万人走向海外。但是,除了赵元任、金石声、张才、蒋汉澄等少数留学生拍摄的影像外,我们很少看到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拍摄国外的照片。 1949年之后至1980年代之前,中国人拍摄国外照片多出自随公务团队外访的摄影师之手,鲜有对国外系统的拍摄。19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出国旅游、经商、留学等热潮的兴起和持续,越来越多中国摄影记者的身影出现在各大国际热点事件的现场,与此相应是大量中国人拍摄海外的影像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1990年代已经有一些在国外生活较长时间,甚至在国外系统学习艺术的摄影师,开始通过摄影审视他们周边的环境,探讨他们感受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进入2000年以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技术暴发式的增长,再加上便捷的交通,让地理间隔不再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阻碍。近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经济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媒体报道无论在层级上还是广度上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这让中国摄影师海外题材摄影作品从数量、类型、所涉地域的丰富程度都前所未有。 我们于2022年5月19日在《中国摄影》官方网站上启动了向全球广大华人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征集海外相关题材摄影作品的主题征稿——“世界在望”。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收到了200多位摄影师投来的近4000幅作品。投稿者中,具有专业背景的摄影师约占20%,不少摄影师是近期国内外重要摄影奖项、重要展览的获奖者、入选者;投稿者中摄影爱好者约占80%,他们的不少作品的主题立意和完成度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这些影像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人从对海外浮光掠影式的 “打卡式”拍摄,逐渐转向了深度、多元的审视;从对国外新奇甚至有些仰视的视角,转向从容的平视;从简单的记录,转向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对相关社会文化议题的分析、反思、解构;从对西方经典图式的照搬,转向从个体经验出发的创作。这些影像中所呈现的变化,展现出当代中国摄影人随着国力增强而日益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意识。 “向外观世界,向内观自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知行实践的重要路径。 《中国摄影》杂志社 2022年8月 编辑/王江